“選擇”這件事, 學校為什么沒有教? 教育的目的不只有一條直線
來源:
|
作者:魚躍教育咨詢
|
發(fā)布時間: 2015-06-11
|
187 次瀏覽
|
分享到:
我的兩個小孩都經(jīng)歷過基測、學測(相當于大陸的中、高考——編者注)這些考試,我也陪他們完整的經(jīng)歷過。我孩子的功課其實沒有很好,但我還是很開心,因為我看到他們其他部分都很好,我也不擔心他們。就算他們高中、大學考壞了、遇到挫折,但如何面對挫折感,家庭很重要,因為人生總有失敗。
“選擇”這件事, 學校為什么沒有教? 教育的目的不只有一條直線
我的兩個小孩都經(jīng)歷過基測、學測(相當于大陸的中、高考——編者注)這些考試,我也陪他們完整的經(jīng)歷過。我孩子的功課其實沒有很好,但我還是很開心,因為我看到他們其他部分都很好,我也不擔心他們。就算他們高中、大學考壞了、遇到挫折,但如何面對挫折感,家庭很重要,因為人生總有失敗。
你可以說,失敗很好啊,這次失敗不代表你會永遠失?。欢胰绻松欢〞惺?,早點失敗一定比晚點失敗好。所以孩子考壞了,我并沒有特別要去開導他們,我就說:“你們都努力了,再來就是選擇哪條路的問題了。”
成功的路不一定比失敗好。我問他們擺在眼前的路是什么:可以重考、可以出去念書、可以念已經(jīng)考上的學校。
他們就去問同學、問朋友,我也找人讓他們問,讓他們可以換一個觀點去看事情。問到最后,他們就自己下決定。老大決定先當完兵再出去念書,老二決定去直接去美國念書。
他們也覺得很幸運,因為爸媽可以支持他們出去,如果我們不能支持他們出去,他們也要學會在不行里面做選擇。
現(xiàn)在的教育把孩子的時間都綁死了
我的小孩慢慢就發(fā)現(xiàn),他們得好好選。有一天我的老大說:“爸,我忽然間覺得‘選擇’這件事情比能力更重要,因為做錯了選擇,你再努力,也只能在你選擇的格局里。但如果你做對了選擇,就算你不是很努力,將來都有機會再補救??墒?,學校都沒有告訴我們‘選擇’這件事?!?/span>
我覺得臺灣教育最大的問題是,它花了小孩子很多的時間,可是它訓練出來的不是孩子未來需要的能力。
我也不曉得我們有什么權力占據(jù)孩子這么多時間?如果它占的時間少一點,讓孩子有時間、有自由去做其他的發(fā)揮也還好,但現(xiàn)在教育把小孩所有的時間都綁死了。
比較大的問題是,我們的教育灌輸?shù)亩贾皇侵R,其他的東西都忽略了。可是對將來做一個有競爭力的人,這些知識可能不夠,有百分之七、八十更重要的東西,學校是不教的。
別把基本假設搞錯了
我們可以去思考一下,我們的教育假設是不是錯了?教育假設:“如果你成績好,到最后就是成就最好、賺最多錢、娶最漂亮的太太……”,可是這個假設到最后是錯的。
有一天,一個臺大醫(yī)學生跑來問我:“為什么我們醫(yī)科成績比較高,可是牙科現(xiàn)在比我們賺錢?”我就說:“那你就去念牙科?。俊彼f:“可是牙科分數(shù)那么低,我為什么要去念牙科?”我覺得他就是活在這個錯誤的假設里,走不出來。(在港臺地區(qū),醫(yī)學是錄取分數(shù)最高的明星專業(yè)——編者注)
今天如果我們以一個綜合能力去評估一個人,那些搞社團的,他其實是在多方嘗試,訓練他的能力。他可能各種能力看起來都平平,但是那些乖乖念書的人,可能只有一種能力一百分,其他都不及格。
可是,現(xiàn)在的教育只看到他一百分的部分,沒看到他其他不及格的部分。
理想的教育是橫線排列
如果我們的老師都只是想把孩子教到基測、學測考滿級分,以為這就是教育的目的,那這個教育就是“百戰(zhàn)百勝,其國必亡”。因為一個地方并不需要每個人基測、學測都考滿級分,我們的教育還在一條的直線排列上,大家都在想辦法要教到可以排到這條線最前面的人。
我理想的教育,其實孔子時代就有,是一條橫的線,每個行業(yè)都在上面。你教育孩子,就是讓他找到他喜歡的行業(yè),然后想辦法讓他在這行業(yè)里排到前三名、前五名、前十名。這個小孩人生就不一樣。
教育的目的不是只有一條直線,然后想辦法把每個人排到最前面;而是拉一條橫線,讓每個人去找到一個對的隊伍,讓他找到他有能力做、而且喜歡做的事情。
教育如果可以這樣想,其實有些小孩數(shù)學可以不用一百分,化學、物理不用一百分,他們只需要基本知識。
如果教育可以這樣打開,重新再思考,小孩子不會沒有興趣,只要給他們對的東西。
發(fā)布日期:2015-6-11